“立”是开始的意思,从立春当日一直到立夏前称为春天,立春过后气温会逐渐上升,阳气步步升发,此时要注意顺应天时,乐观开朗,养生以养肝为主。
按自然界属性,春属木,与肝脏相应,中医认为肝主情志,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,调节心情为主,保持心情舒畅,防止“肝火上升”。因此春天的养生要注意对肝脏的保养,不要过分劳累,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;素有肝病及高血压病的患者,也应该在春季到来之时,按医嘱服用养肝、降压类药物。春季肝旺脾弱,消化功能受到影响,如果精神抑郁,就会出现胸肋胀满、腹胀腹痛、大便泄泻等,因此需要静心养气健脾。
饮食养肝,重在“少酸多甘”。春季饮食应以养阳为主,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曾指出,春天饮食应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就是说春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,以养肝健脾和胃,抵抗外邪对人体的侵袭。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,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。具体可选择大枣、山药、香菜、韭菜、虾仁、葱等,如;吃春饼,食五辛(葱、韭、蒜、萝卜、香菜),吃芽菜(豆芽、姜芽、香椿芽),少吃黄瓜、冬瓜、绿豆等寒性食品,它们会妨碍体内阳气的生发。
“养心调神”,是指精神专一,摒除杂念及神用太过。同时,少思少虑,不过分劳耗心神,即《内经》中所指出的:“少思虑以养其神”;此外,常乐观,和喜怒,无邪念妄想,用神而不躁动,专一而不杂,可安神定气,即《内经》所谓:“以恬愉为务。”进入春季,随着气温的升高,皮肤毛孔舒展,血液供应增多,供应大脑的氧气相应减少。在这种情况下,会使人出现无精打采即春困的现象。此时,不妨自制一只香囊,佩挂胸前,缕缕优雅的芳香相伴,可使人神清气爽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香囊起源于中医“衣冠疗法”,具体药粉为:冰片3克。樟脑3克,高良姜15克,桂皮30克。每次取药粉3-5克入一个香囊,15天换一次即可。
立春时节,气温变化还比较大,乍暖还寒,而且今年一定要注意倒春寒。此时正是人体抵抗力最薄弱的时候,尤其在东北地区,不宜过早换下冬衣,做到“春捂不减衣”,“下厚上薄”。因为人体下半部身体的血液循环没有上半身好,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,所谓“春寒料峭、春风杀骨”,所以春季重点应该保护好腿和脚。
中医认为,闲散和缓地步行,是顺应春季气候变化有效的运动保健方式,即所谓“披发设形,广步于庭”。散步宜缓不宜急,全身放松,手臂自然摆动,手脚合拍,呼吸和谐,心旷神怡。散步不拘形式,宜以个人体力而定速度快慢,时间长短,随其自然,不宜强为。应以劳而不倦,见微汗为度。
以上是大家在立春之后养生保健方面的一些建议,希翼对大家有所益处。